又到了一年一度全民讨论高考作文题的时候了,毕竟别的科目(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等)大家也不敢多说什么。
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有一个什么特点呢?就是跟生涯规划的联系特别密切。下面我们来举例分析一下:
下列属于全国卷作文考点的是?
A. 对齐桓公、管仲和鲍叔哪个感触深?写一篇发言稿。
B. 以“携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创未来“为主题,写一篇演讲稿。
C. 以“如何为自己画好像”为主题写一封信。
D. 以上全是考点
(答案是D,你选对了吗?)
上面这道题的C选项,就是全国III卷的高考作文题。
细看题干,参加过生涯培训的老师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:
人们用眼睛看他人、看世界,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。
所以,在人生的旅程中,我们需要寻找各种“镜子”、不断绘制“自画像”来审视自我,尝试回答“我是怎样的人”“我想过怎样的生活”“我能做些什么”“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”等重要的问题。
毕业前,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,主题是“如何为自己画好像”,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。
这不就是中学生涯导师培训(CDP)里重点讲的自我探索吗?
使用全国III卷的省份有一个共同特点:
都没有实行新高考!
考点分析
高考作文题目,向来和当下的时事热点与教改方向密切相关。虽然尚未进行新高考改革,这些省市一些敢于率先“吃螃蟹”的高中很早就派老师外出学习生涯规划知识,也在学校开展生涯教育,相信这些学校的学生在面对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时会觉得特别亲切。
2017年开始新高考改革的北京,今年迎来了届高考生,他们可选的作文题目之一也与生涯有关:
(1)2020年6月23日,北斗三号的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,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、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。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,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,它们共同织成一张“天网”,可服务全球。
材料中“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”,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联系现实生活,自选角度,自拟题目,写一篇议论文。
“每一颗卫星都有自己的功用”,怎样发现这样的“功用”呢?
这恰恰是生涯课程中自我探索模块的任务。
作为批实行新高考的地区,浙江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这样的: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,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。
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,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。
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,个人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。
对此,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?写一篇文章,谈谈自己的看法。
题干中的“个体与家庭、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”,与生涯系统论息息相关。
在6月刚结束的中学生涯导师培训中,北京生涯探照灯研究院院长侯志瑾教授对此进行了细致讲解,在培训中重点讲解《生涯系统论》也是探照灯培训的特色。
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》(国办发〔2019〕29号)强调“要处理好个人兴趣特长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关系”,文件精神也体现在了这个作文题中。
原来学习生涯规划知识,不但可以通过自我认知和外部探索,帮助自己和他人规划适合的人生发展路径,还能促进理解高考作文题。✌✌✌为此,有生涯老师笑称:“生涯教育工作者的春天来了!”
生涯探照灯主办的中学生涯导师培训(NCDA CDP)基于新高考背景,由高校博导、中学名师、高报专家共同打造、联合授课,在知识结构上更加完整和落地,适合致力于在中学生涯领域深耕的教师和K12从业者们。
微信关注“生涯探照灯”,获取更多生涯资讯。